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培训课程 红色讲堂 红色文创 苏区人物 联系我们
红色讲堂
中国共产党赣州历史
赣州党史大事记
赣南红色历史
苏区精神
长征精神
苏区故事
历史事件
红色中华
红色著作

兴国名菜“四星望月”的故事

浏览:次  更新:2019-08-13

大地的广博,山川的峻秀,日月的灵气,孕育出一个将星璀璨的兴国县。在这里,有一道名菜称为“四星望月”。这道名菜颇有传奇色彩,因为它的出名与一代伟人毛泽东密切相关。毛泽东一生嗜辣且爱吃大块红烧肉的生活习惯,人人已知晓,但毛泽东亲自命名一道菜为“四星望月”却鲜为人知。

1929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由闽西转战到赣南。当时兴国暴动已经胜利毛泽东仅率领少数官兵,从于都县来到兴国,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兴国县城是他从井冈山下来后,第一次无需战斗就可以从容进入的县城。

由于一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毛泽东面容十分憔悴。到达兴国后,又天天忙着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了主持举办当时的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更是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他身上灰军衣的纽扣常常顾不得扣上,脚下是布袜子麻草鞋。作为兴国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胡灿,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胡灿便主动找到陈奇涵、萧芳全等几个同志商量,说几个人凑点钱,弄几个菜好好款待一下毛泽东,给毛泽东好好补点营养。萧芳全是码头工人,常年在水上生活看季节正是潋江春水初涨,就提出由他去河里打几尾大鱼,准备一桌兴国的传统风味菜“蒸笼粉鱼”,为毛泽东接风洗尘。

“蒸笼粉鱼”是兴国县的客家家常菜,用竹编圆笼盛鱼,包含“合家团圆、吉庆有余”的寓意。做法较为简单:先在笼底垫青菜叶子,铺上粉干或芋片,旺火蒸熟,再放拌上米粉的薄鱼片,浇上一层辣椒、姜末、蒜泥、芝麻捣成的酱汁。稍蒸片刻,连竹笼一起起锅上桌,一揭盖,热气腾腾,香、辣、鲜味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再配上四碟小菜,一壶酒酿,那更是一种别样风味。

煮好后,胡灿把毛泽东请来用餐。入座后,毛泽东开口就问:“今天吃啥子呦?”

“呵呵,兴国家常菜。”胡灿笑着答道。

毛泽东见桌上一个竹笼,更是诧异。萧芳全见毛泽东如此诧异,就站起来揭去了竹笼的笼盖。这个时刻,毛泽东才恍然大悟,立即动起筷子来,又香又辣又鲜的味道,特对他湖南人善食辣的口味,吃得他啧啧称奇。

正吃到热闹处,毛泽东搁下筷子问:“这道菜,叫啥子名?”

陪餐的兴国县委书记胡灿快人快语:“本地的家常菜,没什么正经名字,就叫粉蒸鱼。

陈奇涵沉吟了一下,灵机一动,提议说:“我们在广州时,吃什么菜都听得到一个好听的雅名。我们这地方风味就请毛委员起个菜名好吗?”

“是要有个菜名,孔老夫子说过,名正言才顺嘛。”毛泽东说罢,陷入沉思:红四军自离开井冈山以来,在赣南各县都遭到白军的围追堵截,没有地方党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红军处处受困。在赣南地区的游击战争中,他更看到赣南劳苦大众渴望红军前来解放的迫切心情。毛泽东打量着桌上的圆形竹笼和周围四个碟子,指点着说:“你们看,竹笼像一轮满月,碟子像月亮周围的星星,我看就叫‘四星望月’,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好!好!”大家顿时被毛泽东的奇思妙想所折服,很快理解了毛泽东给它赋予的深刻内涵,听了不禁连声叫好,并放下筷子鼓起掌来。

毛泽东不愧为诗人、政治家,一个菜名他都赋予了浪漫的外表和深刻的内涵。一道菜就这样命名了,而且出名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历次回江西,都要点“四星望月”。改革开放后的兴国县,大街小巷的餐馆酒家,都把“四星望月”当作招牌菜招徕四方来客。如今兴国县这道客家风味菜还载入了《中国名菜谱》,端上了中南海的国宴席。









Copyright © 2017-2019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院  ICP备案:赣ICP备18002559号-2    技术支持:赣州网络公司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