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培训课程 红色讲堂 红色文创 苏区人物 联系我们
红色讲堂
中国共产党赣州历史
赣州党史大事记
赣南红色历史
苏区精神
长征精神
苏区故事
历史事件
红色中华
红色著作

第七讲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浏览:次  更新:2019-12-13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石仲泉

提要:赣州、遵义和延安三地市委联合举办“红军长征论坛”,是一件盛事。赣州是长征出发地,遵义是长征转折地,延安是长征落脚地,这是红军长征三个最重要的历史节点。党的领导人对长征

和长征精神屡有深刻认识与阐发,并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比喻为新时代的新长征。新时代长

征路战略构想的历史背景深厚,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宏大。弘扬长征精神,是走好新时代长

征路的精神支柱。建议赣州、遵义、延安三市联手将红军长征路中报世界文化遺产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新长征;世界文化遗产

DOL:10.16623/j.cnki.36-1341/c.2019.02.001

作者简介:石仲泉,男,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北京100080)

     赣州、遵义和延安三地市委联合举办“红军长征论坛”,很有创意。因为这三个市,是红军长征三个最重要的历史节点:赣州是长征出发地,遵义是长征转折地,延安是长征落脚地。这三地联手举办这个论坛,是长征胜利会师82年来第一次。改革开放40年来举办过许多长征论坛,但由三市书记亲自带队来进行这样的活动,还是从未有过的,是一件盛事。所以,我很赞赏这个创举。论坛的主题很好。“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出的题目,也是他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主体内容。他对这个主题作了非常精彩的论述,充满了革命的激情,闪烁着真理的力量。重新学习这个报告,也仍然感到鲜活、生动、炽烈,达到了论述这个问题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这里,讲点个人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和自己考察长征路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新长征的由来和对长征精神的新阐发

       讲新长征,这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之际对长征认识的一个重要跨越。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曾多次论述过长征。据我查到的资料,至少是四论长征。他强调长征的意义时说: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自从盆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没有过这样的长征。一年多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麦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突破了蒋介石军队的国追堵截。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東。我们红军经过严峻锻炼与考验,不仅要以ー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走遍大西北,踏遍全中国”,“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比喻为新时代的新长征。胡耀邦讲的最多,这是他的一个创造。还在197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胡耀邦参加中国科学院团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大会,发表题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新的长征”讲话。他说,这个新长征是什么呢?这就是毛主席号召我们的,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此后,“新长征”就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代名词,成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代名词。共青团连续开展新长征突击队、表彰新长征突击手的活动。到了江泽民领导党和国家时期,进一步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的长征路,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对新时代的新长征充满深情,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讲新长征,就意味着是对当年红军长征的承续。这就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当年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红军长征精神的宣传,并不断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进行理论概括。40年来,就中央领导层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概括而言,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以前,主要是以中央军委出面来纪念长征和对长征精神作出概括。第二阶段是1996年以后,由中央主要领导人亲自出面作纪念长征的重要讲话。这样,对长征的认识和纪念规格就提到了更高层面,也使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对长征精神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

      在第一阶段,首先是1986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上讲话,第一次对红军长征精神作了比较规范的表述。1988年6月,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在四川松潘川主寺破土奠基,张爱萍代表中央军委在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建碑大会上讲话,对长征精神作了新概括。1990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在松潘修建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落成典礼上讲话,对红军长征精神又有新的表述。

       第二阶段始自江泽民。1996年10月2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讲话,对长征精神的概括作了进一步升华。他说: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辆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段表述规范、全面、完整,莫定了中国共产党迄今认识长征精神的模本。

       2006年10月2日,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对长征精神的表述承续了江泽民的概括,也与时俱进地对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二是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三是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四是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五是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他号召全党在新长征的征途上,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

       中央领导人的上述论述,包括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归纳表述,尽管在用语上有小的差异,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仅承续了上述讲话精神,而且将长征精神提升了到了新的高度。他的讲话有两大创新:

      首先,对长征的伟大意义作了与时俱进的新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他着重讲了长征四个伟大远征的意义:

       (1)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不可摧。

       (2)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3)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4)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在长征血与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趟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找到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新落脚点,找到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新出发点。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这“四个伟大远征”,将长征的意义全面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其次,对伟大的长征精神,站在党和国家决策的宏观高度作了新的解读,习总书记的解读给人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他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这个维度论列了六条,每一条都是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双向分析,充分展开其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六条是:

      (1)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面矢志

斗。

      (2)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为奇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面矢志奋斗。

      (3)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面矢志斗。

     (4)必须把握方向统等全局,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5)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

奋斗。

      (6)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这“六个矢志奋斗”,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是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铭记在心、始终坚持的。

 二、新时代长征路战略构想的历史背景和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的奋斗目标非常今人鼓舞。这个新征程的战略目标是如何来的?这就不能不由衷地敬佩毛主席的伟大预见了。在1954年国家恢复国民经済以后,毛主席提出大概经过50年建成强大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设想。经过3年大规模建设,他对建设的艰巨性开始有所认识,在1956年八大期间,提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至100年时光。又经过3年困难时期,毛主席深深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了,于是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讲话中,进一步延长实现战略目标的时间。他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也是目前讲的新长征路的最早战略构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断思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愿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他的战略构想经历过三次变化。他先是在1979年对毛主席设想和周恩来在四届人大宣布的战略步骤基础上进行调整,提出到20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①第二次变化是在1984年,他在解释十二大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的目标时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二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②这个设想,既是对毛主席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第二阶段战略安排的底牌。对于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之际又作了修改。当时正在医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他对中国国情和发展情况作了新的思考、降低了对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要求,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此后,江泽民、胡锦涛时期都是按照这个奋斗目标来规划国家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江泽民时期对这个发展战略的调整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细化了邓小平通过党的十三大宣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小康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二是明确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胡锦涛时期的最大贡献是:经过提出科学发展观,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党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均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10.2万亿元増加到47.3万亿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2位,即第二大经济体;并明确宣布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以前的60多年,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绘制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全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提供了历史依据。

       有了上述历史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对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作了新的战略安排。首先是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习近平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精淮脱赏,“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在2017年9月,全国的深度贫困县334个、深度贫困乡镇1800多个、深度贫困村3万个。一年来,又有85个县(市、区)脱贫摘帽,其中贵州省14个县区,包括遵义市的桐梓县、风网县、湄潭县、习水县4县。陕西省4个县,包括延安市的延长县。对于赣州市,据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宣布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从全国来说,预计到2018年年底全国将有一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具体来说,2018年计划退出约270个县,2019年计划退出300个左右,2020年计划退出70个左右。这样,新时代长征路上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全实现,没有大的问题。

      新时代长征路上的第二个百年任务最为繁重、最为紧要、最为关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认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作两个阶段来安排,每个阶段为15年。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邓小平通过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将提前15年实现。这是考虑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家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変化。以目前的基础和发展势头来计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把握的。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的形容词是逐渐丰富的:在十三大是富强民主文明六个字:到十七大因为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故加上和谐,変成パ个字;党的十八大以来又提出要建成”美丽中国”,于是又加上“美丽”二字。目前的定语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十个字了。换言之,到那时,我国将拥有五个高度文明:一是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高度的政治文明。要求形成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毛主席1957年讲的,目前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即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是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有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是高度的生态文明。那时,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将成为普遍常态,呈现人与自然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拥有这五个高度文明,意味着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这里有一个问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否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政界和学界的认识都不统一。一种看法认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时。另一种看法认为还不能完全画等号。我个人的看法,这有个参照系和以什么为基准作比较的间题。如果认为在经济总量方面超越了美国,就是实现了中国梦,这是将两者画等号的看法。如果以人均水平算,可能到那时我们还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另外,既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就有一个是否以达到古代中国的盛世为参照系。如果以这个为参照标准,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有两个重要标识: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万平方公里。元帝国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略小(俄罗斯2018年的面积约为1707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最后定格为:北至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巴尔略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共约1300万平方公里。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当代中国的领土范围是以清王朝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疆域版图为基础确定的。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治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但到了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人侵使清王朝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1840年鸦片战争尤其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年战争以后,这个“天朝上国”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上十次侵略战争,掠走了中国見亿两自银,并使中国失去了300万到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背景,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接过先进中国人“击鼓传花”的接力棒,经过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不解奋斗,终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灿烂前景。

        在这里、又产生一个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科学含义如何认识的问题。在我看来: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般地说,并非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历史过去几百年,疆域沿革变化很大。中国遵守通行的国际法律法规,不可能去改变现在各国的疆域:而且,国家已多次表示,水远不做超级大国。

      第二,我们所讲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像古代中国那样大。比如科技水平,当代中国的科技的总体水平肯定比古代中国要高出许多,但是当代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科技的总体水平相比却落后许多,因而对人类贡献的份额比起古代中国来说小了许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以此为参照,那就要像当代发达国家那样对人类的贡献占很大份额。这个份额究竟应当有多大?要像古代中国那样达到一半以上,恐怕不一定可能。但是若以人均计算,如果若干年后,我们国家的人口比例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那么要使中华民族的文明贡献率达到这个份额也许是可能的。当前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30%,但文明发展的贡献率比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范围更大,实现难度也更大。但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这一目标不是攀不可及的。如果按照这个参照目标来考量,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还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日,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相当长一段时间。

      三、怎样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前面引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决策的宏观高度讲的六条,是我们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根本指针。这里,就若干具体工作而言,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讲,这几条是最重要的:

       第一,应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使我们前行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精神支柱。习近平指出:入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ー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吃立不倒、奋勇向前。那么,这样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理想信仰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夏明輸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輸,还有后来人”,是革命者理想信仰信念的最高境界,是革命先烈们前仆后继的精神光环。在长征途中,广大指战员的理想信仰信念也是很感人的。我走长征路了解到小红军过草地牺牲的动人故事。那个小红军叫郑金煜,是州石城人,红一军团红四团的宣传队员。他年纪小オ15岁,不知草地厉害、刚过草地时,

      非常活跃,讲故事、唱山歌、做宣传,似乎一点也不疲劳,总是忙个不停。但他喝了毒水,没两天,发高烧,病情恶化很快。他感到自己不行了,对杨成武说:政委,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但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希望革命快胜利,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家里,我是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这位小红军就这样长眠在草地了。习近平说,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理想信仰而斗争,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

力开创美好未来。

       第二,应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前行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上,始终具有正确指导思想。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精神支柱。但是,要使革命取得胜利,还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路线正确,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取得政权。路线不正确,革命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左”倾错误领导使白区损失几乎百分之百,苏区丢掉百分之九十,只剩陕北这一仅存的根据地。就是这块根据地,如果中央红军来晚了,刘志丹、习仲勋等一批开辟陕北根据地的领导人就会被推行“左”倾错误的负责人所杀害。幸而党中央到了这里,毛主席知情后,一声“刀下留人”,这才挽救了陕北。就中央红军来说,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严重失败,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惨烈。同样是这支队伍,在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后,由毛主席亲自指挥,四渡赤水出奇兵,红车最终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一个又ー个胜利,最终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同样地,改革开放40年能够取得举世惊羨的成就,也在于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能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坚持了这条路线。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或者说解放思想是动态的实事求是。两者不是对立的,绝对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当时需要强调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动态性,故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

      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正因为如此,他推翻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可以

搞市场经济。这既挑战了老祖宗们认为的不可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主要标志;同时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掀起了新一波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使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是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今天,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同样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须庾不可丢失的伟大法宝。

       第三,应大力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使我们前行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上始终具有深厚的力量源泉。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若脱离了人民就无法生存。红军进行长征也是如此。没有粮食,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任何精神力量都难以发挥。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踏上漫漫长征路时,競南苏区人民给予红军以巨大支援。就我前些年在赣南闽西各县考察了解的,为补充兵员,在1934年5月至9月,全中央苏区扩红达8万余人;向群众借谷84万担:收集被2万多床、棉花8.6万余斤、草鞋20万双、米袋10万条和制造枪弾的8万多斤铜等;采购价值10万元的中西药品;等款150多万元军费。过于都河搭的五六座浮桥,绝大部分是于都等县人民捐献的本板、门板乃至を板。没有这些捐献,红军如何能踏上战略转移的长征路?!到了长征后期,在川西北荒无人烟地区,红军物资极端缺乏,特别是粮食奇缺。

      几万红军过雪山草地,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我在2003年走长征路考察雪山草地时,了解到红军经过阿坝自治州向藏、羌等少数民族借粮情况。阿坝辖域面积不足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0余万、人均年有粮不足600斤、有畜不到两头。从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先是红四方面军接应中央红军到此开辟新苏区,接着是三个方面红军长征先后过境和留驻这里,总计16个月。阿坝地区藏、羌、回、汉各族人民,支援供给了前后在此的10万红军的粮需。阿坝各族人民总共为红军筹集粮食2000-3000万斤,大小牲畜20万头,土盐5000余斤,还有大量干牛肉、猪膘、食油和蔬菜等。他们为红军提供的巨量粮食和食用物资,是保证红军征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的基本物质基础。毛主席到延安后高度评价藏、羌各族人民对红军的巨大支援,他说:长征在川西北,我们是欠了藏民、羌人的债的。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红军拿了藏民、羌人的粮食。革命成功后,我们必须向他们偿还那时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邓小平同志在主政西南时也说过:红军北上,把少数民族地区搞苦了。当时为保存红军,没有别的办法,将他们的粮食吃光了,他们吃了很大的亏。我们要向他们赔偿,从经济上帮助他们得到利益。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才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第四,应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使我们前行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上始终具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坚持理想、信仰信念,必须落实到作风上。80多年前长征取得胜利就是靠艰苦奋斗,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战斗作风。我走长征路时采访过一些老红军:你们在与敌人作战时,在过雪山草地时,想没有想过生死问题?他们回答说:在那种特殊环境下,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参加红军,最初是为了找条活路,以后受教育才懂得革命道理。我们长征吃苦,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吃苦。我们牺牲,是为了解放天下穷苦人,这种牺牲值得。因此,他们打仗个个奋勇争先,不怕牺性。毛主席讲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实际上当时就是这么做的。长征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进行曲。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于映北,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取得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非美国总统讲的,是美国人赐与中国的优惠贸易。在他们享受生活、不断度假、消磨美好时光的时候,而我们的人民在加班加点地干活。在前些年许多单位还提倡“五加二、白加黑”,我们取得的成就正是通过艰苦奋斗収得的。我并非提倡这种工作方式,但不能不说它所反映的艰苦奋斗精神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当指出的是,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特别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需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最近的中美贸易战,给我们上了一堂清醒头脑的大课,有了不请自到的反面教员,这半年我们深受教育。按照毛主席的幽默说法,应当奖给他大勋章。

      从国内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我国正处于中等收人向高收入迈进的转变阶段,矛盾和风险

比从低收入近向中等收入时更多更复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安全面临许多新情况,不安定因素还相当不少,要折腾和分裂我们国家的势力还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到形势变化给我们国家带来的风险,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深刻理解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中蕴藏的机遇和挑战,随时准备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进行这种斗争,就需要有艰苦奋斗精神。前文已经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接力奋斗。这就需要弘扬愚公移山的艰苦奋斗精神,子子孙孙持续接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持之以恒地奋斗!

       四、建议贛州、遵义、延安三市最好联手将红军长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红军长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前些年曾火热过一阵。据我所知,四川省社科院曾联合长征沿线一些省市的社科院,为红军长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了不少准备。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一年十ニ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有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有的同志在许多媒体发文宣传这件事,以期得到更多人支持和响应,后来也没有结果。我以为,将红军长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事,既要慎重,又要敢为。所谓慎重,即红军长征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的申报。对它申报成功的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所谓敢为,因它是红色文化,世界上这么多文化遗产,至今还没有一项反映共产党足迹的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路申报本身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会打破单一的古代、近代历史文化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局面。它具有开创性、头雁性。只要申报成功,这种红色文化遗产就多了。所以,我也是主张积极申报的拥护者。

       如何进行?我有一个想法,最好是由赣州、遵义、延安三市联手进行。一是这三个市地位特殊,是长征出发地、转折地和落脚地三市的联手。这种特殊地位是任何其他单位来申报都难以比拟的,它的影响力也是换了别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企及的。长征沿线有十几个省市,申报就要联合沿线诸省市,无论是哪一个市都很难担当起来,只有三市联手才有这个号召力、凝聚力和承か力。二是三市出面提出更为合适。由省提出,惊动面太大,过于招眼。再者,省有好多县,非长征经过地的县被“捆绑”进来也不恰当。如果仅由社科院出面,可能太势单力薄,碰到一些棘手问题难以解决。而由这三市出面申报,应当说比较得体。三是这三市的长征重要么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资源基本完好。赣州出发地的瑞金和于都等县都有重要遗址存在。遵义的纪念馆和毛主席等的旧居,基本是原汁原味,非常符合中办要求。延安的吴起、志丹、子长等县,毛主席的窑洞旧

居和瓦窑堡会议旧址也维护得很好。这些条件也是其他地方很难具备的。所以,我作为一个积极申报拥护者提出这个建议,供三市参考。如果赣州、遵义、延安三市有此意向,许多申报前应做的调查研究工作还可进一步研究,如与国家申报办联系,了解申报程序;与人大常委会提案处理部门联系,了解他们答复2016年申报提案的处理情况;与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联系,了解他们过去做的准备工作情况,等等。了解情况后再下决心是否申报。如果决定中报就要义无反顾,一中到底

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赣州、遵义、延安三市联手将红军长征路中报世界文化遗产定能

获得成功!我愿意为此不断加油!

(本文系作者2018年12月8日在赣州举办的“红军长征论坛”的主旨演讲)


Copyright © 2017-2019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院  ICP备案:赣ICP备18002559号-2    技术支持:赣州网络公司

在线客服